北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在英国脱欧后持续升温,成为困扰政府的棘手难题。这种现象在西方所谓民主国家中并不罕见,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土大多不是和平继承,而是通过武力扩张获得的。
被异国统治的原住民难免心生不满,渴望独立自主。类似的情况不仅存在,在加拿大同样上演着。
(一)殖民历史埋下分裂种子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列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掠夺,加拿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探险家红胡子埃里克就曾在纽芬兰建立临时据点,随后意大利、英国和葡萄牙的探险家也陆续抵达。
展开剩余82%虽然多国殖民者在这片土地混居,但都未正式宣称主权。直到1534年,法国探险家发现圣劳伦斯湾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才宣布占领该地区。英国不甘示弱,立即在圣约翰斯建立永久定居点,声称这是英国在北美第一个殖民地。
此后英法两国展开激烈竞争,你来我往争夺地盘。即使在加拿大独立后,境内的英裔和法裔群体仍在暗中较劲。由于英裔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加上二战后法国国际影响力下降,加拿大自然更亲近英美阵营。
这种倾向让法裔加拿大人深感不满。加拿大第一大省魁北克曾是法国殖民地,至今当地居民仍以法语为母语,与其他英语省份形成鲜明对比。魁北克人始终认为自己不该属于加拿大,独立情绪由来已久。
1960年代,魁北克爆发寂静革命,当地政府从教会手中接管教育体系,法裔居民的认同感逐渐从加拿大人转变为魁北克人。1967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时高呼魁北克自由万岁,更激化了矛盾。
1970年魁北克解放阵线绑架政府官员,试图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独立。虽然行动失败,但独立思潮已深入民心。1980年代多次独立公投虽未成功,但在最高法院调解下,魁北克获得更多自治权。不过,独立的火种从未熄灭。
(二)当代政策激化独立情绪
近年来加拿大政府的表现令人失望,完全沦为美国的附庸。它将国防安全全权交给美国,甚至允许美军将其纳入北美防空识别区,完全不像一个主权国家。
加拿大还经常不顾本国利益盲目追随美国。在克里米亚事件中,它抢在美国之前谴责俄罗斯;在中美贸易战中,它非法扣押华为高管孟晚舟,导致中加关系跌入谷底。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加拿大经济。以往大量中国投资者和留学生为加拿大带来可观收入,但关系恶化后这些资源急剧减少。以加拿大鹅为例,这个曾在中国大热的品牌因政治风波迅速失宠,多家门店被迫关闭。
面对政府如此极端的亲美政策,魁北克人的独立情绪再次高涨。他们警告说,如果加拿大继续紧跟英美,就将建立魁北克共和国。为安抚魁北克,加拿大领导人必须精通英法双语,政府文件也需提供法语版本。
每逢大选,各政党都争相讨好魁北克选民,承诺给予特殊待遇,甚至称其为国中之国。但这些表面功夫难以消除根深蒂固的独立意识。
(三)独立前景渺茫
有人认为可以效仿北爱尔兰,推动魁北克独立来瓦解加拿大。但现实情况是,魁北克已经错过最佳独立时机。
1980年首次独立公投,反对票以59.56%的优势否决提案;1995年第二次公投,反对派仅以50.55%的微弱优势险胜。这两次投票表明,大多数魁北克人并不支持独立。
加拿大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分离势力。1998年最高法院裁定各省无权单方面脱离联邦;2000年通过的《清晰法案》为独立公投设置了几乎不可逾越的法律障碍。同时政府给予魁北克高度自治权,提升法语地位,有效缓解了矛盾。
国际环境也不利于独立。美国曾威胁要将独立的魁北克排除在北美自贸区外,而法国现在自身都需仰仗英美,更不可能支持魁北克独立。如果局势失控,加拿大完全可以请求美军干预。
因此,虽然独立思潮仍在,但魁北克真正脱离加拿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加拿大政府明白,只要不参与英美发动的战争,不给外部势力可乘之机,就能维持国家统一。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炒股理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