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对零碳园区建设提出系列政策保障,并正式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零碳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7月9日—11日,中国开发区协会碳中和专委会、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共同发起主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零碳园区建设系列调研活动首站——江苏省盐城市零碳产业园调研成功举行。
▲论坛现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牛波,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资环处副处长尹福顺出席并致辞。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零碳办公室主任祁财兴、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业务发展部主任林江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碳中和与零碳业务负责人张隽等作了主旨发言。来自政府相关机构、园区管委会、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机构、智库高校等嘉宾80人出席调研活动。
牛波在致辞中称,“十四五”以来我国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从3万亿元扩大到4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有望达到30%。“每个园区资源和能源禀赋条件不同,外部条件、园区内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上下游链接情况亦不相同,要从节能降碳、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利用等多举措全面系统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尹福顺在致辞中分享了盐城市先行先试建设零碳园区情况。近年来盐城市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和认证国际化目标,努力将盐城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的竞争优势,打造特色化零碳产业,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等6家单位入选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十五五”时期,国家将碳排放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逐步建立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当前园区碳排放占到全国碳排放的31%,园区节能降碳对全国碳排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园区碳排放双控不仅要优化能源结构,更要精准管理园区能耗,做好节能工作。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业务发展部主任林江刚交流了节能降碳相关工作,通过推动能源系统优化、梯级利用、节能降碳改造等,为园区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提供实施方案和办法。
西宁在西北地区率先启动零碳场景建设,祁财兴介绍称,南川工业园区在绿电溯源结构、电网结构、电源结构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的南川工业园对支撑园区出口型企业打破欧盟电池法案及CBAM碳壁垒,提升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计划2026年园区碳达峰,2030年园区碳中和。”
零碳园区建设系列调研活动首站选择盐城,源于盐城领跑零碳赛道,零碳工厂、零碳园区亮点不断、成效显著。据江苏碳智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低碳专家顾晓峰介绍,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在江苏省率先形成绿电物理溯源、高比例、稳定消纳“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通过构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设施等,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目标管控构建零碳生态圈。
零碳园区建设与评价离不开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标准化依据。张隽讲解了《零碳园区建设与评价》,为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落实低碳理念提供一套科学且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引导零碳园区的高质量建设。
零碳园区建设涉及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零碳规划,核心建设原则是系统性规划、产业升级创新、数智化运营管理。中国电建(601669)(雄安)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结合企业自身实践案例,从科学规划、能源转型、数字管控、循环共生、绿色基建、生态固碳等方面分享了零碳园区规划建设路径。
零碳园区通过将清洁能源、资源循环与碳交易结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创造绿电、碳资产等直接收益,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价值,正在重构零碳园区的经济逻辑。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江苏分中心负责人张云介绍了园区碳资产开发的路径和企业履约策略。
园区零碳,技术助力。北京恒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经理代福博、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零碳解决方案主任毛正江带来了领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北京恒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从负荷端跨界到发电端,直接参与风光储开发运营,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参与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资产管理等,开创源网荷储新场景。中车株洲所在园区内打造“源、网、荷、储、控”的综合能源系统,对园区内部进行优化调度、需求管理、协调控制,对外部进行能碳交易、接受外部绿电直供。
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阿庆兴看来,“双碳”目标下,各类园区面向零碳发展是必然趋势,而数智化建设是重要推动力。“零碳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数碳云(SaaS)已应用在多个园区案例中,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
▲供需对接现场
盐城调研期间召开了供需对接闭门会,定邀有关省市区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单位、(新)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平台、金融及第三方认证机构等40余人,推动技术、资本、产业供需的精准匹配。
此外,调研一行还考察了盐城市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典范——大丰港零碳产业园,亚洲地区测试功能齐全、技术指标先进的第三方汽车试验场——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以及专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智造的蜂巢能源盐城基地,实地考察交流盐城在零碳园区方面探路发展、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实践成果。
▲考察大丰港零碳产业园
▲考察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
来源: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
配资炒股理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